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家总人口(单位:万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约180048%52%
法国(1851)年约360075%25%
 

材料三 欧美城市化进程日呈强劲时,……中国洋务派从鸦片战争中以朦胧的非系统的形态,萌动着对域外文明的新知,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文教近代化。如1862年创立的北京同文馆为近代外语学之始。1865年在上海创办的机器学堂、1866年在福州创办船政学堂、1855年在天津成立的武备学堂、1907年在武昌创办的湖北省幼稚园,均开各有关教育之先河。

洋务派是域外城市文明的感知者,也是国内城市化的启动者。近代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之一,就是城市化的初步启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城市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法两国城市化程度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洋务运动通过哪些形式开启了中国文教近代化?并指出其意义。(6分)

(4)简述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经济、阶级结构的变化,并说说这些变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4分)

答案

(1)工业革命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2分)(或者答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分)

(2)英国人口中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水平高于法国。法国的城市化进程与

英国有较大的差距。(2分)

原因:英国于1840年前后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2分)英国通过推行圈地运动,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同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保证。(2分)法国中小企业、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影响了法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2分)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2分)培养了大批翻译、科技和军事人才;冲击了中国封建传统的教育制度;沟通了中西文化交流;加快中国社会变革的步伐。(2分)

(4)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洋务运动开始创办民用

企业,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使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化。(2分)

阶级:使中国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产生,无产阶级人数增多;出现了早期维

新派,其在思想领域里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等要求。(2分)

(1)可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来回答;

(2)间接对英国、法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有利、不利因素进行提问。

(3)该意义的回答可从“破旧”、“立新”两个角度展开。

经济、阶级结构的变动关键是抓住本质性的变化。

问答题 简答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