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据媒体透露,顾客反映:某连锁餐饮业“某某豆浆”所提供的油条有氨气的异味。经记者采访,店方承认是用碳酸氢铵和水配成溶液发的面,使油条膨松。以下是记者与“某某豆浆”品控部经理的对话:记者:“为什么油条有氨气的气味?” 经理:“我们对油条中的碳酸氢铵是定量化标准,对各门店的油条制作采取规范化标准。顾客感到味呛,可能是油温不够所致。因为今天的厨师是生手。” 对稍有化学知识的人来说,经理的话可谓一语道破天机。由以上信息回答:

(1)请把经理所说的话中有科学性错误的写出来。                              

(2)你可得出碳酸氢铵怎样的化学性质?                                     

(3)传统膨松剂使用的是碳酸氢钠,加热后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碳酸氢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顾客感到味呛,可能是油温不够所致

(2)受热易分解

(3)2NaHCO3Na2CO3 + H2O + CO2

探究题

请你“走进新词语” ,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一提到“粮票”“布票”“人民公社”“ * * ”等词语就感慨不已,而对于80后或90后的青少年而言,这些词语太陌生了,现在,他(她)们一张嘴就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某个电视台刚播几集电视剧《蜗居》,全国的老百姓就都在说“蜗居”了。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某校一位特级语文名师在批改一篇学生的“周记”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这位名师当场“我晕”。

  我的探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下面是某“和谐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一段“思维对话”,请你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足主教练因执教不力而下课”。

  生:哦,明白了!

  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