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请你“走进新词语” ,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1: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一提到“粮票”“布票”“人民公社”“ * * ”等词语就感慨不已,而对于80后或90后的青少年而言,这些词语太陌生了,现在,他(她)们一张嘴就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某个电视台刚播几集电视剧《蜗居》,全国的老百姓就都在说“蜗居”了。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某校一位特级语文名师在批改一篇学生的“周记”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这位名师当场“我晕”。

  我的探究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下面是某“和谐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一段“思维对话”,请你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足主教练因执教不力而下课”。

  生:哦,明白了!

  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答案

活动一:示例: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旧词语消失,新词语不断出现。

②新词语传播速度很快。

③使用新词语应规范,否则会产生交流障碍。(3点中答出两点,意对即可)

活动二:例:

 “包装”,原指包裹东西,现在又有了对人或事物进行装扮、美化的意思。如,没有演出公司的大力包装,小沈阳也许还只是一个唱二人转的普通演员。

 “充电”,原指补充电力,现在又有了培训学习的意思。如,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不断充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山寨”,原指山中村寨,现在又有了仿制的意思。如,三星公司刚推出一款新开发的手机,没多久它的山寨版就在市场上出现了。(意对即可)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