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2007年淮河干流第三次洪峰于7月17日通过中游枢纽王家坝,淮河洪灾继1991年、2003年后再次成为世界焦点。读淮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l)简要分析淮河流域内水患频繁的原因。
(2)谈谈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的建议。
(1)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降水年际变化大;支流多,流量大;主干流较短,蓄洪和泄洪能力差;下游无天然人海河道,排水不畅;流域内许多地区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历史时期黄河多次夺淮人海,造成淮河下游泥沙淤积严重;上游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淮河中下游泥沙淤积,河道蓄洪能力降低。
(2)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拓宽入江、人海河道泄洪(若从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修建泄洪区等方面回答也可);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拦蓄洪水;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本题考查河流的开发利用及防治洪水的措施。第(1)题,结合淮河流域气候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及生态状况分析。第(2)题,针对上、中、下游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水文特征等方面分析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