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免疫抑制剂
C.植物药制剂
D.非甾体抗炎药
E.生物制剂
参考答案:D
解析:1.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异质性、系统性,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生于中年女性,男女之比为1:3。病因为一种抗原驱动、T细胞介导与遗传相关的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为免疫功能紊乱,滑膜关节组织的某些特殊成分或体内产生的内源性物质作为自身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导致相应的关节炎症状。2.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生于35~50岁。多以缓慢、隐匿方式发病。关节表现:晨僵、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关节外表现: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肺间质病变、胸膜炎及肺结节样改变;心包炎、心肌炎及心内膜炎;神经受压是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病变的常见原因,最常受累的神经有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等。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血常规:有轻度至中度贫血。活动期血小板可增高,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正常;炎性标记物:可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活动期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常规检测为IgM型,阳性率70%~80%,其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正比;抗角蛋白抗体谱: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自身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早期诊断。骨损害的X线表现分为4期。Ⅰ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或关节端骨质疏松;Ⅱ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Ⅲ期:可见关节面出现虫蚀样破坏;Ⅳ期:可见关节脱位、半脱位或关节强直。4.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强调早期治疗、联合用药和个体化原则。一般治疗:强调患者教育及整体和规范治疗的理念,包括营养支持、适度休息,急性期关节制动,恢复期关节功能锻炼,配合适当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及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植物药制剂、生物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