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现有氯化钠和盐A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7%.取10g该固体样品加入到42.2g某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并得到无色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HCl═2NaCl+H2O+CO2↑.请回答及计算下列问题.(最后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A 的化学式是______.

(2)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答案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所以可以判断出反应前比反应后少了2个Na,1个C,3个O;所以可以判断A的化学式为:Na2CO3

(2)根据题给的条件可以知道碳酸钠的质量为:10g-10g×47%=5.3g;

设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5.3g           y        x

106
5.3g
=
117
y
=
44
x

解得:x=2.2g

      y=5.85g

所以反应后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g×47%+5.85g
10g+42.2g-2.2g
×100%=
10.55g
50g
×100%=21.1%;

答: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1.1%.

故答案为:(1)Na2CO3

(2)21.1%.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题。

  这样,皇帝就在那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 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用曲线画出人们争着赞美皇帝新装的原因。

2.作者让一个小孩子第一个说出真话,表明这个孩子( )

A.不懂事,破坏了游行大典的隆重气氛。

B.观察力强 , 具有分析能力。

C.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无私无畏。

D.太傻太笨,太愚蠢。

3.对上文第三、四两段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对自己儿子的表现非常满意,认为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B.大家认为这孩子说的是真话,所以他们也不甘落后,把真话更快地传播开去。

C.这些老百姓太势利,把说真话的责任全推给小孩子,他们也和大臣们一样虚伪。

D.老百姓怕别人说自己愚蠢,而又想把真话传播开去,所以他 们只是“私自低声传播”,并推说这话是 小孩子说的。

4.“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这句话说明( )

A.皇帝不相信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

B.皇帝和百姓 们一样,开始觉悟了。

C.皇帝外强中干,害怕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

D.皇帝内心空虚和恐慌,因此他“有点儿发抖”,同时他虽意识到上了当,但仍没有觉悟,“似乎”一词便形象地提示了这 一点。

5.对“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皇帝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而故意做出来的。

B.皇帝想把 游行大典举行完。

C.皇帝为自己一下子辨别出这么多愚蠢的人而骄傲。

D.皇帝坚持认为自己的衣服很美丽,是有奇怪的特性的。

6.这段文字在描写人物时,用了________描写、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等方法。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