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名词解释
《庐山高图》
答案
参考答案:是沈周在四十一岁时给他的老师陈宽画的,陈祖籍江西,用庐山象征陈的崇高人格,实际上正式作者本人的思想境界的体现,沈周以网盟的笔法,以搞的的想象与技巧,集中的表现了这一雄伟瑰丽名山的形象。近景的坡头上有一人迎瀑布背向而立,比例虽小,却起着点题的作用,非常引人注目,似乎整个画面都是为他而存在的,是他内心世界的体现,构图是成功的。
《庐山高图》
参考答案:是沈周在四十一岁时给他的老师陈宽画的,陈祖籍江西,用庐山象征陈的崇高人格,实际上正式作者本人的思想境界的体现,沈周以网盟的笔法,以搞的的想象与技巧,集中的表现了这一雄伟瑰丽名山的形象。近景的坡头上有一人迎瀑布背向而立,比例虽小,却起着点题的作用,非常引人注目,似乎整个画面都是为他而存在的,是他内心世界的体现,构图是成功的。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___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