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碘水鉴别苯、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B.取11.7 g NaCl固体于烧杯中,加入200 mL蒸馏水(r=1g/cm3)充分搅拌可配成1mol/L的NaCl溶液

C.测定溶液的酸碱性时,应先将pH试纸润湿,然后进行检测

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应相等

答案

答案:A

单项选择题

禽流感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发,鸡、火鸡、鸭和鹌鹑等家禽及野禽等均可感染,发病情况轻重不一,从急性败血性死亡到无症状带毒等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宿主和病毒两方面的情况,一般来说,具有高度致死性。 禽流感最早于1878年发生在意大利,随后广泛蔓延,现在已几乎遍布世界各地。禽流感的感染谱很广,大多数家禽、野禽及水禽都可感染,以鸡、火鸡和某些野禽最易感染,鸭、鹅及其他水禽类反为隐性感染和带毒,有时也会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禽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流感病毒分为A、B、C三个不同的抗原型,其中B、C两型仅能对人致病,A型可对人、猪、马和禽致病。禽流感病毒具有A型抗原,属于A型流感病毒,列为禽流感病毒类。A型流感病毒又分成若干亚型。A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不断发生变异,有些病毒可能比其两个亲代病毒对细胞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另外,来自不同宿主的病毒也易发生基因置换。病毒的这一特征,加之感染动物复杂,使防治难度加大,这也是流行了一个世纪的禽流感至今仍无良好的防治措施的主要原因。 对禽流感的诊断,主要是以病原的分离和血清学检查为依据。国际上评价禽流感病毒致病力的经典方法是接种易感鸡。按照国际标准,能引起接种鸡死亡75%以上的分离株,是高致病性毒株。尽管接种鸡是确定致病的“黄金标准”,但它不能反应致死率小于75%的H5或 H7亚型病毒的潜在致病力。因此国际兽疫局根据科学家的建议,已推出新鉴定标准。 据世界各国对禽流感的防治经验,由于病毒抗原的多变性,目前用疫苗进行预防,其免疫效果尚存在一定问题。但最近报导美国蛋白质科学有限公司通过DNA克隆技术对有杆状病毒昆虫的细胞表达载体生产疫苗,用一日龄仔鸡作试验,结果所有的鸡都不发病。而未免疫组供毒时全部死亡。以往的防治经验证明,本病在某些国家的局部地区虽仍有发生,但由于采取严格的防治措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此,在怀疑有本病发生时,应尽快作出确证,采取严格的隔离封锁和同群扑杀等综合措施,方能达到有效的控制。

不属于防治禽流感的主要办法的是()。

A.通过DNA克隆技术生产新型疫苗防治

B.在怀疑发病地尽快作出确证

C.采取严格隔离封锁和同群扑杀等综合措施防治

D.用现有疫苗进行防治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