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铁路PQ建设时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

A.高寒缺氧,多年冻土

B.气候干燥,沙尘飞扬

C.地表起伏,地质复杂

D.地势低洼,沼泽众多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港口外运货物主要为木材

B.L河河口及其附近海域7月份盐度最低

C.图1所示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D.Q地所在国家铜矿资源丰富小题3: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降水量的月份变化曲线,符合上图中Q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1:根据图示,图中铁路跨越河流河谷地带,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图中铁路应为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该地区气候以草原气候为主,木材产量小;南半球,1月为草原的雨季,入海流量大,盐度低;非洲经济较为落后,Q地为赞比亚,铜矿资源丰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为该地旱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该地的雨季。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多项选择题
材料题

材料一: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第有其表面已。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及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于原理。” ――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材料二:1916年《新青年》载:“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乃枝叶之罪恶,非根本之罪恶。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之恶因。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

材料三: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据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述材料三每项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