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马说 (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辱于奴隶人之手                                死于槽枥之间                           

才美不外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小题2:.下面划线“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策之不以其道”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徐喷

B.丛草为林

C.是人多以书假余

D.不物喜,不以己悲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3分)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4:.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回答。(3分)

小题5:、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分别是什么?(3分)

答案

小题1:(4分) (1)只是   (2)两马并驾,一起   (3)“见”通“现” (4) 尚且

小题1:(2分) A 

小题1:(3分)难道真的没有马吗?其实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啊!

小题1:寄托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3分)

小题1:(3分)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

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有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