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一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B.可以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从高锰酸钾溶液中获得高锰酸钾晶体

C.过滤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到另—烧杯

答案

答案:B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试纸不能事先润湿,选项A不正确;过滤时玻璃棒在过滤器内不能搅拌,选项C不正确;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选项D不正确,正确的答案选B。

问答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证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地球是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关注的热点。这一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简单。只要我们运用科学原理——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去对待,也许就会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关于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不管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都揭示了宇宙间事物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相对性。  既然宇宙间万物的运动都是相对的,那么我们观察问题时也应该采用相对的方法,如变换视角等等。  假如我们变换视角去看一些问题,也许会得出和一般常识完全不同的观点。例如,我们称之为灾害的那些自然现象,包括海啸、地震、台风、暴雨等等。其实也是大自然本身的一般现象而已,从大自然的视角来看,无所谓灾害不灾害。只是当它损害了人类利益,危及了人类生存的时候,从人类的视角来看,我们才称之为灾害。  假如再变换一下视角,从一个更广泛的范围来看,连我们人类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个部分。既然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而类人猿正像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扬子鳄乃至银杏、水杉、五针松等等一样,是整个自然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为什么我们自己就不是了呢  由此可见,人类的问题就是大自然的问题,即使人类在某一时刻部分第改变了气候,也还是整个大自然系统中的一个自然问题,自然问题自然会解决,人类不必过于干涉。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