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美洲白银产量与流向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9C中外贸易货值表
年份 | 进口 | 出口 | 出\入超 |
1871—1874 | 66 1 05 041 | 71 484 090 | (出)4 379 049 |
1887—1889 | 112 643 649 | 91 736 369 | (入) 20 907 280 |
1892—1894 | 149 522 309 | 115 773 453 | (入) 33 748 856 |
材料三 西方经济最初在亚洲经济列车上买了一个三等厢座位,然后包租了整整一个车厢,只是到了19世纪才设法取代了亚洲在火车头的位置,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怎么买得起亚洲经济列车上哪怕是三等车厢的车票呢?欧洲人想法找到了钱,或者是偷窃,或者是勒索,或者是挣到了钱。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①②两个环节贵金属和商品的流动状况,分析环节①对欧洲社会的主要影响和环节②中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10分)
(2)概括材料二中国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阶段中国和欧洲之间贵金属和商品的流动情况。(10分)
(3)指出材料三对亚欧经济地位变化的认识。(6分)
(1)欧洲殖民主义者大量掠夺美洲白银;欧洲又把大量白银运往、亚洲换回茶叶、香料等、亚洲商品。(2分)
影响:引发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加速了西欧封建贵族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崛起,加速了社会的分化。(4分)
特点:大量白银输入,大量商晶(丝绸、瓷器等物品)输出(即对外贸易呈现贸易出超或贸易顺差);海禁政策下的官方垄断性质的贸易。 (4分)
(2)中国的贸易总额不断增加,进口和出口迅速增长;中国对外贸易由出超变为入超,并且入超额逐年增加。(4分)西方工业产品大量输入中国;中国大量输出原材料(丝、荼、棉花等农产品);中国大量白银外流。(6分)
(3)亚洲在19世纪前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19世纪后欧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殖民扩张是欧洲崛起的重要条件。(6分)
题目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指欧洲殖民主义者大量掠夺美洲白银;②是指欧洲又把大量白银运往、亚洲换回茶叶、香料等、亚洲商品。环节①对欧洲社会的主要影响和环节②中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可以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根据表格的信息可以知道,中国近代的贸易总额,进出口总额等方面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中国和欧洲之间贵金属和商品的流动情况:西方工业产品大量输入中国;中国大量输出原材料(丝、荼、棉花等农产品);中国大量白银外流。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根据材料“到了19世纪才设法取代了亚洲在火车头的位置”可知,亚洲在19世纪前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19世纪后欧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