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①(11分)

庄子②欲刺虎,馆竖子③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④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①选自《史记•张仪列传》。②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 ③馆竖子:旅馆的童仆。 ④须:等待。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1)两虎且食牛   (     )             (2)卞庄子以为 ( )

(3)馆竖子之    (     )             (4)有顷,两虎果斗(     )

小题2:解释句中的“之”。 (2分)

(1)馆竖子止之    ( )                (2)从伤而刺之 (     )

小题3:翻译句子。(2分)

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小题4:你想到的与这则故事意义相近的成语是                           

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可从人和动物两个角度来回答)(3分)

答案

小题1:①正②代词,“这样”;③阻止④过了一会儿

小题1:①代词,代庄子②代词,代老虎

小题1:从受伤的老虎下手刺杀,一下子便会得到刺杀两虎的名声。

小题1:提示:鹬蚌相争,渔人(翁)得利。从人(庄子)的角度或从动物(老虎)的角度回答皆可。如:人要善于动脑,力争做事,一举两得,事半功倍;人与人之间、动物之间都要相互团结,相互依存,否则就难以长久生存。

小题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了解文言虚词“之”的通常用法,准确理解其含义。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其中“双虎”等重点词语和用法要理解准确。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要求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选文主要是通过内容,来表达一种生活哲理,回答时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