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升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在判断物态变化名称时,要确定变化前后的状态,再判断物态变化的名称。在物态变化主要有六种,其中吸热的有汽化、熔化和升华;放热的有液化、凝固和凝华。本题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为:雾是放热液化形成的,干冰保鲜是利用了升华吸热;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

填空题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用我们学到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能分析和解释许多现象.

(1)常见的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______(填序号,下同)选项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金属的导电性      ③金属的活动性

(2)下面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①可将上述四种金属分为两类:一类能与盐酸反应,一类不能与盐酸反应

②金属甲、乙、丙与盐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③若乙是金属Zn,则丙可能是Fe或Cu

④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甲>乙>丙>丁

(3)颗粒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俗称“纳米铁”.实验室制备的方法是:以高纯氮气作保护气,在高温条件下用H2和Fe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纳米铁”,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中需要保护气的原因是______.

(4)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______.

①消耗铁粉的质量   ②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③溶液的总质量   ④生成氢气的质量

(5)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①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②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③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④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