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将2 mol A和1 mol B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假设该反应的条件分别和下列各选项的条件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在恒温恒压下,当时,按1.5 mol A、l mol 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  C的体积分数仍为

B.若在恒温恒容下,当2时,将2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

C.若在恒温恒压下,当时,l mol A、1mol B、6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

D.若在恒温恒容下,按0.6mol A、0.3mol B、1.4mol 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则为2或3

答案

BD

=1时,则反应为2A(g)+B(g)C(g),按1.5 mol A、1molC作为起始物质,将它们回归后即为按3.5 mol A、1 mol B作为起始物质,则平衡向正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大于;当2时,则反应为2A(g)+B(g)2c(g),将2 mol C作为起始物质,将它回归后即为按2 mol A和1mol B作为起始物质,则与原平衡等效,C的体积分数仍为;当3时,则反应为2A(g)+B(g)3C(g),按1mol A、1mol B、6mol C作起始物质,将它们回归后即为按5 mol A、3 mol B作为起始物质,则与原平衡不等效,C的体积分数不等于;D项中当2时,符合回归定值,当=3时符合回归定比,故与原平衡均等效。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军正丞,贪亡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尉藉走卒,甚得其心。
时监军御史为 * * ,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建欲诛之,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建从走卒趋至堂皇下拜谒。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监御史日:“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日:“斩之!”遂斩监御史。
护军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遂上奏曰:“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议,不至重法。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不由路,是谓 * * 人, * * 人者杀!’臣谨按军法日:‘正亡属 * * , * * 有罪以闻,二千石以下行法焉。’丞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臣谨以斩,昧死以闻。”
制曰:“《司马法》曰:‘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军中,欲民先成其虑也;或誓于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建又何疑焉”建由是显名。
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 * * 安与帝姊盖主私夫丁外人相善。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臧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 * * 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徼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盖主怒,使人上书告建侵辱长公主,射甲舍门,知吏贼伤奴,辟报,故不穷审。大 * * 霍光寝其奏。后光病,上官氏代听事,下吏捕建,建自杀。吏民称冤,至今渭城立其祠。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所以尉藉走卒

B.于是当选士马日

C.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

D.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