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08~2009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6℃,较常年偏高1.7℃,为1951~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由此可见,2008~2009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出现了暖冬。世界经济论坛在日内瓦发布的报告将气候变化列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B.降水量减少,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
C.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加
D.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品种的更新小题2:右图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气候变化长短不一
D.冷暖干湿交替小题3:遏止气候变暖,必须( )
A.缩减经济发展规模
B.发展中国家应承担和发达国家相同的责任
C.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D.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题目分析:
小题1:从题干上的信息“据统计,2008~2009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6℃,较常年偏高1.7℃”,暖冬也是温度比常年稍微偏高而已,只从温度角度看,对农作物生长速度及产量的影响非常有限,A错。根据统计信息分析,全球变暖会使得中纬度地区降水量减少,再加上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B对。暖冬主要是气温的变化,而不是地温升高,C错。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增加病虫害的几率,不利于农业生产,D错。
小题2:仔细读全球气候变化状况图,全球的气温和降水均处于波动变化状态中。全球气温波动变化,A错。降水量的曲线低于全球平均降水量的比重较大,说明总的趋势在变干,B错。从曲线的波动趋势看,冷暖干湿交替,D对。
小题3:遏止气候变暖,不需要缩减经济发展规模,但要关注经济发展的结构,A错。遏止气候变暖,发达国家要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大的责任,B错。遏止气候变暖,需要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尽量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C对。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无法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的,也没有必要这样做,最主要是从源头减少排放方面进行努力,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