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分别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NaOH和HCl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3:1
C.1:1
D.1:3
令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
2Al+6HCl=2AlCl3+3H2↑,
6mol 3mol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mol 3mol
所以所取氢氧化钠和盐酸溶液中NaOH、HCl的物质的量的之比为2mol:6mol=1:3;
故选D.
铝分别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NaOH和HCl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3:1
C.1:1
D.1:3
令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
2Al+6HCl=2AlCl3+3H2↑,
6mol 3mol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mol 3mol
所以所取氢氧化钠和盐酸溶液中NaOH、HCl的物质的量的之比为2mol:6mol=1:3;
故选D.
A.小说中“我”的内心情感是复杂的,即深恶痛绝表哥的可耻行为,也理解表哥的做法,同情表哥的遭遇。
B.从“我”的身上,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并不是不懂得法律和制度,但往往难免做了人情的俘虏,引人深思。
C.小说通过对表哥前两次工作中拿饭店肉食和拿工厂材料的描写,既能让读者感受到表哥最后做了保洁员的情节安排是一种必然,又为结尾处的高潮铺垫蓄势。
D.小说通过前后的对比,写出表哥生活的变化,也表现出现实生活的变化,提出社会需要改革的问题。 E.小说启示我们:个人的利益是建立在集体利益的基础上的,如果一味损害集体利益,最终损害的可能就是自身利益。
2.试总结表哥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小说结尾“泪”的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