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港。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 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 * * 《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 * * 《七律·长征》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 * *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诗①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有哪些?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②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致诗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 * * 败退台湾。

(2)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 * * 的道路(井冈山道路)。夺取“中心城市”。(3)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左”倾错误的领导。到达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4)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 * * 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据明人蒋一葵《长安客话》记述,昔日的永乐大钟,日供六僧击之,“昼夜撞击,声闻数十里,其声宏宏,时远时近,有异他钟”。如此美妙绝伦的钟声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从外表上可以明显看出,大钟的钟壁上下厚度不同,钟腰的厚度是94毫米,而钟口的壁厚是185毫米。测音表明,不同厚度的各个部分,都会产生相应的频率振动,发出不同的声音,而这众多分音的汇集就是一首雄伟的交响曲。
加上永乐大钟合理的合金成分比率,优雅钟声的出现就不是偶然了。明永乐大钟的成分中含铜80.5%、锡16.4%及少量其他元素。当含锡在16%左右时,就能保证钟体强度、韧度适度,保持钟声振动的持续性;若含锡量过多或太少都会使钟声余音减短,那么就无法欣赏到永乐大钟闻声数十里的悠长钟声了。
同时还发现,永乐大钟的正下方,由一个直径4米、深0.7米的八角形地坑,它不单方便人们仰视大钟内壁,还有为钟声散音的功能,与现代舞台前乐池的声学作用异曲同工。
三管齐下方才造就了永乐大钟举世无双的完美音质。那么,明朝的能工巧匠是如何设计出这令人叫绝的声场呢
中国古钟千百年来的发展脉络有其自成_一派的风格样式。中国钟的基本形状是钟声高度与口径之比在1:0.7左右,西洋中则在1:1左右。中国钟用钟杵从外壁敲击,而西洋钟用钟舌从内部敲击,因而发出的声音比中国钟更加急促、高昂。
通过物理分析,钟声产生于撞钟引起的振动,而钟声的强弱、高低、音色主要取决于钟体的形状和材质。钟壁厚则钟声沉闷,反之清脆;钟体短而口径大则钟声消失得比较快,反之悠长。永乐大钟上端闭塞、下端钟口开放,形成钟顶小、钟腰细、钟身长、钟口外张似喇叭。当撞击时,引起钟声振动,使各分音的频率恰当,产生拍频现象。此外,成分分析的结果告示我们,永乐大钟的合金成分比率与《周礼·考工记》中的“六齐”大致相符。
(选自刘民朝主编《科技发明的历史长河》,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根据本文,以下因素中能最有效保证钟声余音幽远的是:

A.适度的含锡量
B.微小的杂质含量
C.钟体的高度
D.钟壁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