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某未知溶液X中可能含有K、Fe2、NH4、Cl。检验其中是否含有K,通常有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焰色反应法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X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证明其中不含K。对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和疏漏之处加以纠正、补充:                   

                      

方案二:亚硝酸钴钠法

在CH3COOH酸化的溶液中,K与亚硝酸钴钠[Na3Co(NO2)6]反应生成黄色沉淀[K2NaCo(NO2)6],该原理可用于K的检验。注意:NH4也能与Na3Co(NO2)6生成黄色沉淀,会干扰K离子的检验。请你利用上述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验未知溶液X中是否含有K

                                                                           

                                                                         

答案

方案一:应使用铂丝或无锈铁丝蘸取溶液 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方案二:向未知溶液X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静置、冷却后取上层清液

少许;用醋酸酸化后再加入亚硝酸钴钠,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或者取未知液X蒸干并灼烧,将所得固体溶于水,过滤;取少量滤液,用醋酸酸化后再加入亚硝酸钴钠,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

方案二中的关键问题是题中所给信息: NH4也能与Na3Co(NO2)6生成黄色沉

淀,会干扰K离子的检验。那首先要除去NH4+,加入NaOH溶液,除去NH4+同时会生成Fe(OH)2等沉淀,因此要过滤。由题所知加酸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要用醋酸,不宜使用HNO3

多项选择题

甲某2006年大学毕业到A公司工作,双方于2006年5月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甲的工资为每月3000元,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工资为 2500元,合同期限为两年。
2008年甲某被公司选中参加了某特殊职业技能培训,为此公司花费培训费5000元,甲某参加培训的差旅费5000元,双方另行签订培训合同,合同约定甲某至少应当为A公司服务五年,如果由于甲的过错导致劳动合同终止或者甲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则必须支付A公司违约金10000元。
2009年2月,甲某在周末自驾游活动中发生车祸落下残疾,医疗期满后也无法再从事A公司的工作,此时正值两年劳动合同到期,A公司选择不再与甲某续约,甲某则主张双方的劳动合同依然有效,双方发生争议,请结合《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回答94-97题。

针对甲与A公司的劳动争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 )

A.李说:2008年5月双方劳动合同到期,A公司选择不再续约符合法律规定,只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给与甲经济补偿即可

B.王说:双方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虽然截至,但是由于2007年双方签订了培训合同中约定了三年的服务期,应当视之为双方延长了劳动合同的期限,双方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

C.赵说:虽然双方劳动合同因为服务期的存在而继续有效,但是因为甲非因公负伤,如果医疗期满后他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A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的,那么A公司可以选择解除劳动合同,只不过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本人或者额外支付甲一个月工资

D.孙说:A公司不仅有权选择不再续约,而且因为甲自身的过错导致不能履行服务期的约定,因此还要向A公司支付违约金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