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文学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诗经》的“六义”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内容上的分类,后三者是表现手法。

B.汉末建安到魏初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诗歌成就最大,不少作品反映了社会动乱、人民疾苦的社会现实,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后人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作家有曹氏父子。

C.《孔雀东南飞》选自南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首诗是我国保存下来的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我国第一首抒情诗是《离骚》。

D.《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田园”诗风的开创者,“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上阿”是陶渊明《挽歌》中的诗句。

答案

答案:C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C项中说《孔雀东南飞》是我国保存下来的古代最早的叙事诗,这是错误的。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屈原的《离骚》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

问答题

四、
在世界各大民族和文化传统中,中 * * 是最重视伦理道德作用的民族之一。这一点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美学。我们应从这个根本点出发,结合中国哲学和中国艺术观察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
从哲学上看,善历来是中国哲学所探讨的最高课题。西方哲学很为重视的认识论,在中国哲学中一向不占主要地位。中国艺术历来强调艺术在伦理道德上的感染作用,表现在美学上,便是高度强调______。这成为中国美学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中国美学要求审美意识具有纯洁高尚的道德感,注意审美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反对沉溺于低级无聊的官能享受。
在中国美学的“诗言志”这一古老的命题中,开始蕴涵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这个思想的萌芽。这一基本的思想和古希腊美学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摹仿”的说法,刚好成为一个明显的对比,表现了东西方美学的不同特征。尽管古希腊美学也不否认艺术对人的情感的影响和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它更为强调的毕竟是艺术对现实的再现的认识作用。中国美学强调情感的表现,但同时又要求艺术表现的情感应当是合乎伦理道德的善的情感。从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到《毛诗序》中所说的“发乎情,止乎礼义”,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美学历来认为真正的艺术无不是贯注在人格中的善的情感的真实无伪的表现,“理”与“情”不能互相外在、分离,而应当融为一体。
在中国美学中,达到了善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在最根本和最广大的意义上达到了美的境界。在这一点上,中国和西方也有明显的不同。西方常常是由道德而走向宗教,以宗教境界为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国美学则是由道德而走向审美。人生的最高境界为审美,不到宗教的虚幻世界中去寻求解脱,这是中 * * 应当批判继承的优良传统。我们民族的那种历经患难而不灭的坚毅乐观的精神,不能说同这种传统毫无关系。

第三段中“这一点”指代什么(不超过17个字)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