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面临的“招工难”、“用工荒”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高悬的招工条幅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的日常风景。根据相关知识,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题。

小题1:图中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小题2:“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可能影响是

A.减少资金投入,缩小生产规模

B.促进农业发展,改善粮食供应

C.增大重工业比重,减少用工数量

D.刺激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题目分析:

小题1:此题考查工业区位的选择。关键在于学生对三角坐标统计的判断(如下图)。通过对此图的判断分析,④地劳动力比重最大,超过60%,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①、②、③分别是17%、40%、20%。因此图中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④。故选D。

读图方法如下:(1)读准三个坐标轴的原点及变化趋势。(2)过某点作平行于和所读坐标轴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3)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4)检验。看三个变量之和是否等于100%。

小题2:“招工难”、“用工荒”意味着沿海地区缺少劳动力,这要求我国沿海地区的产业要升级,因此“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可能影响是刺激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 * * 《卜算子·咏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1)出淤泥而不_____________
 (2)予谓菊,花之隐者也____________
 (3)陶后鲜有_______________
 (4)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5.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