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如下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 正确          C.只有①③ 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从图像可以看出,A的起点坐标为(3,0),所以A是从O点开始且在计时3s后开始运动,B的起点坐标为(0,5),所以B是从距O点5m从计时开始运动的,则①错,②对;3s以后,A的速度为5m/s,B的速度为1m/s,到第5s末,二者距O点的距离都是10m,且它们都沿同一直线向东运动,所以二者相遇,所以③是正确的;5s内A的平均速度为2m/s,B的平均速度为1m/s,所以④错。综上所述,本题选D。

实验题

(11分)某学生用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2000mol·L1的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量取20.00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⑥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④中,量取20.00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大”、“偏小”或“无影响”)。

(3)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滴定次数盐酸体积(mL)NaOH溶液体积读数(mL)
滴定前滴定后
120.000.0018.10
220.000.0016.30
320.000.0016.22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    )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

D.滴定结束时,俯视计数

(5) 根据上表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