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8分)“海水晒盐”所获得的粗盐中,除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某化学小组为得到较纯净的食盐,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活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如何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

[查阅资料]

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性

情况如下表所示:

 OH-CO32-
Na+
Ca2+
Mg2+
                                                               

[实验方案]按如下方案进行提纯粗盐。

[解释与结论]

(1)实验操作X的名称是      ;沉淀D是      

(2)为达到除去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      。(填序号)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4)在进行实验步骤⑤的蒸发时,为防止液体飞溅和获得相对更纯的食盐晶体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反思与评价]

(5)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并不完善,其理由及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   

答案

(1)过滤;碳酸钙

(2)①②

(3)MgCl2+2NaOH=Mg(OH)2↓+2NaCl;取溶液B少量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4)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蒸发皿中的液体,当出现少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5)在除去MgCl2和CaCl2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和Na2CO3。向溶液C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题目分析:(1)实验中操作X的作用是将浑浊的液体分离成溶液和沉淀,所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步骤④是通过加入的碳酸钠和粗盐中的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达到除去氯化钙的目的。所以沉淀D为碳酸钙。

(2)通过①溶解、②过滤可以把粗盐中不溶性杂质除去。

(3)氢氧化钠可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从而达到除去氯化镁的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可通过“取溶液B少量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

(4)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加热至较多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5)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在除去MgCl2和CaCl2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和Na2CO3。所以可向溶液C中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当加入盐酸不再产生气泡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