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是党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围绕“生态文明”某校高二(2)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分组探究性学习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在本校同学及家长中展开调查,发现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盒和塑料袋的现象非常普遍,全校一次性食具的月使用量超过10000只,每个家庭塑料袋的月使用量达150个以上。 一次性塑料盒、塑料袋制作危害臭氧层;装食物危害人体健康;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1)通过本次调查,同学们认识到白色污染与人们的消费观念密切相关。请你谈谈在抵制白色污染的过程中,我们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这种消费观的核心是什么?

第二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获悉国务院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该项规定一出台便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

(2)请你探究该决定对生活、生产产生的影响。

通过此次探究活动同学们深深感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学们建议学生会组织一次主题为“绿色消费校园行动”宣传活动。

(3)请你为此次宣传活动设计一个活动实施方案。

答案

(1)我们应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2)①对生活的影响: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增加了人们购物成本,减少了人们对塑料袋的消费;促使人们增加对其替代品的消费。

②对生产的影响: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对生产经营者具有调节作用:一方面,它促使塑料袋生产企业缩小生产规模;另一方面,扩大了其替代品的生产规模。

(3)①请相关专业的老师或专家举行讲座,讲解环保基本知识;②利用黑板报或橱窗宣传环保知识;③利用电视观看相关环保的录相资料;④举行一次“绿色消费校园行动”征文比赛等。

本题属于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试题。第(1)问直接依据教材相关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实则是变相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影,回答时要紧密结合材料。第(3)问,实施方案的制定要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