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材料二
![](https://img.ixiawen.com/uploadfile/2017/0618/20170618064706921.png)
鸦片战争以后频繁来上海的外国商船
材料三
![](https://img.ixiawen.com/uploadfile/2017/0618/20170618064706181.png)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经济现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经济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它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中国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史实反映了中国社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明朝中后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原因: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埠通商,外国商船云集中国沿海口岸倾销商品。联系:使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纷纷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出现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影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4)由封建社会逐渐向近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