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已知下 * * 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请你认真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肉桂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

(2)以上三种化合物中不能够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的是______(写名称).

(3)乙酰水杨酸与NaOH溶液反应,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消耗NaOH______mol.

(4)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物的一组试剂是______

①银氨溶液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③氯化铁溶液④氢氧化钠溶液

A.②与③B.③与④C.①与④D.①与②

答案

(1)肉桂酸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羧基;

(2)三种化合物中乙酰水杨酸和肉桂酸都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但丁香酚含有的酚羟基的酸性比碳酸弱,则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故答案为:丁香酚;

(3)乙酰水杨酸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且水解产物中含有酚羟基,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则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消耗NaOH 3mol,故答案为:3;

(4)①银氨溶液与三种物质都不反应;

②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乙酸水杨酸不反应,丁香酚可生成白色沉淀,肉桂酸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溶液褪色,可鉴别;

③加入氯化铁溶液,只能鉴别丁香酚;

④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都发生反应,不能鉴别,

故答案为:A.

阅读理解与欣赏
  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宣抚使童贯召与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睦洲盗起,徽宗遣童贯讨贼。贯虽恶平仲,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钦宗在东宫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已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故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莫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时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①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 (选自《渭南文集》23卷)
1、对下列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幼,从父古养为子 孤:少而无父
B、贼莫能枝梧 枝梧:抵抗
C、故以为,奔蜀 浅:浅显
D、采药者莫能至 度:估计
2、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钦宗在东宫知名 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  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厚赐金帛,许殊赏 农人告余春及
D、亦时人作草书 大王为此计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姚平仲是北宋末年的一个青年将领,在保家卫国、反抗外敌侵扰的战斗中,屡建奇功,受人们推重。
B、由于宣抚使童贯的忌恨和排挤,姚平仲曾一度受到了冷遇,到钦宗即位时,又得到了任用,但未能建功。
C、到乾道、淳熙年间,八十多岁的姚平仲才走出深山,他精神矍铄,行动敏捷,擅长书法,但从不说自己得道的原因。
D、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同时又肯定姚平仲征讨方腊的行为,显示了作者思想反动的一面。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