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宣抚使童贯召与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睦洲盗起,徽宗遣童贯讨贼。贯虽恶平仲,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钦宗在东宫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已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故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莫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时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①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 (选自《渭南文集》23卷)
1、对下列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幼,从父古养为子 孤:少而无父
B、贼莫能枝梧 枝梧:抵抗
C、故以为,奔蜀 浅:浅显
D、采药者莫能至 度:估计
2、下列各组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钦宗在东宫知名 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  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厚赐金帛,许殊赏 农人告余春及
D、亦时人作草书 大王为此计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姚平仲是北宋末年的一个青年将领,在保家卫国、反抗外敌侵扰的战斗中,屡建奇功,受人们推重。
B、由于宣抚使童贯的忌恨和排挤,姚平仲曾一度受到了冷遇,到钦宗即位时,又得到了任用,但未能建功。
C、到乾道、淳熙年间,八十多岁的姚平仲才走出深山,他精神矍铄,行动敏捷,擅长书法,但从不说自己得道的原因。
D、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同时又肯定姚平仲征讨方腊的行为,显示了作者思想反动的一面。
答案

1、C

2、A

3、D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涉及计算的,如有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于20×7年1月1日销售给乙公司产品一批,价款为2 0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双方约定3个月付款。乙公司因财务困难无法按期支付。至20×7年 12月31日,甲公司仍未收到款项,甲公司未对该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20×7年12月31日,乙公司与甲公司协商,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如下:
(1)乙公司以现金偿付甲公司100万元债务。
(2)乙公司以A种产品按公允价值抵偿部分债务,A产品账面成本为500万元,公允价值为580万元,公允价值与计税价格相同,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已于20×7年12月 31日运抵甲公司,甲公司向乙公司另行支付增值税进项税额。
(3)乙公司以200万股普通股偿还债务,每股面值为1元,活跃市场上的每股市价为3元。甲公司因此持有乙公司5%的股权份额,并拟长期持有,双方已于20×7年12月31日办妥相关手续。
(4)甲公司同意免除乙公司剩余债务的20%并延期至20×9年12月31日偿还,并从 20×8年1月1日起按年利率4%计算利息。但如果乙公司从20×8年起,年实现利润总额超过200万元,则年利率上升为5%。如果乙公司年利润总额低于200万元,则仍按年利率 4%计算利息。乙公司20×8年实现利润总额220万元,20×9年实现利润总额150万元。乙公司于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假定乙公司该或有支付义务符合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有关甲公司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A.收到的A产品应按照公允价值580万元入账,由于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债作用,甲公司应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为678.6万元

B.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方式重组的,甲公司在20×8年12月31日应将收到的按照1%计算的利息冲减债务重组损失

C.以债权转为股权方式重组的,甲公司应确认为一项长期股权投资

D.重组后债权的公允价值为848万元

E.甲公司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为2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