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把冰山搬到干旱地区

       水是生命之源,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均匀。许多地方水源缺乏,一毛不长,无人生息;而地球上的淡水上的淡水有4/5冰冻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冠之中。是否能够把蕴藏着丰富水源的冰山“搬”到干旱地区,使那里也变成五谷丰登的肥沃良田呢?

       科学家认为,用现有的技术力量可以搬动的最大限度是长7千米、宽1.5千米的冰山。用一艘超级油轮大小的拖船,可以拖着这么大的一座冰山每日航行20千米左右,花6个月到1年时间,便可以把它从南极或北极地区拖到靠近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犬玛沙漠或澳大利亚的干旱地区。

       冰山在拖行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冰融化掉,尤其是经过热带海域时更在所难免。或许人们会对此担忧。但是,科学家认为,冰山上的冰,融化的速度不会像人们所见到的小冰山那样快。因为冰山越大,从表面部分化掉的冰,对整个冰山来说,所占的比例就越小。

       把冰山拖到陆地的近海以后,怎样才能把冰山融化的淡水送到干旱的陆地上去呢?科学家回答说,当冰山到达目的地以后,只要把它停放在岸边,让它在海中慢慢地自然融化就可以了。你可能会想,冰山融化的水都融入海水里了,把它拖来了不是白费劲吗?其实,淡水的密度比有盐分的海水小,冰山的冰融化以后的淡水,会很自然地浮在海水上面,就像油总是浮在水面上一样。因此,人们只要用抽水机把海面上的那层淡水抽上岸,就可以去灌溉田地,去供给人和牲畜饮用。

       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看,人类肯定能把冰山搬到干旱的地方去,这点不用怀疑。不过科学家们在关心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拿整个南极来说,它每年的产冰量大约是1200立方千米。巨大的冰山是从围绕在南极洲边缘的陆缘冰和冰川分离出来的,然后随着风和海潮的推动向北漂移,沿途逐渐融化。也就是说,即使人们不把冰山搬走,这些分离出来的冰山也会自然地在海洋的漂移过程中渐渐融化,人们如果将它搬走,并不太影响南极原来的气候。科学家主张,在搬走冰山的同时,似乎更应该看到在搬走冰山过程中会带来的益处,那就是搬走冰山所引起的水的上涌,会给海水的表面带来更多的营养物,因而可以使水质变好。这也必然会增加鱼的产量以及食鱼动物的数量。

1、第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①文中将“冰山上的冰”的融化速度与“人们所见到得小冰山”的融化速度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冰山上的冰融化速度虽慢,但融化不可避免的。

     ②文中把“冰山的冰融化以后的淡水,会自然地浮在海水上面”比作“油总是浮在水面上”,其根本目的在于说明淡水的密度比有盐分的海水小。

                                                                                                     

3、文中出现的“科学家认为”“科学家回答”“科学家关心”“科学家主张”这些文字,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4、本文围绕“把冰山搬到干旱地区”这一话题,具体说明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分点简要回答。

                                                                                                  

答案

1、说明了把冰山搬到干旱地区的必要性,引出了说明的话题(内容)。

2、①这一比较不是为了说明冰山上的冰融化速度虽慢,却是不可避免的,而是为了说明不用担忧冰山在拖行过程中的融化问题。②根本目的不是说明淡水的密度比有盐分的海水小,而是为了说明不用担心冰山融化的淡水会融入海水里,使搬运白费劲。

3、说明所写的内容是经过科学分析和论证的,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内容的可信度。

4、怎样用现有的技术力量搬运冰山;怎样看待冰山拖行过程中的融化问题;怎样把冰山融化的淡水送到干旱的陆地;将冰山搬走,是否会影响南极原来的气候;在搬走冰山过程中会带来哪些益处。

(答案意思对即可)

问答题

(一)1988年,汤敏在父亲的劝说下考上了警校,毕业后分到派出所当了社区民警。她虽然干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她却用自己的真诚和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大家都知道“有事情,找汤敏”。社区的居民都亲切地叫她敏敏、汤姐儿、汤妹儿。有个解除劳教人员的妻子,和丈夫闹矛盾后,打开家里的煤气罐准备自杀,谁也劝不住,她只想找汤敏“说说心里话”。汤敏和她说了几个小时,最终稳定了她的情绪。有个吸毒青年,解除劳教后找不到工作。汤敏跑前跑后,帮他找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为他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解决了他一家人的生活问题。75岁的杭婆婆身边没有儿女。每逢春节,汤敏就像闺女一样给她贴对联和福字,送牛奶和水果;年三十晚,陪老人看电视;大年初一,为老人煮汤圆。而杭婆婆也把汤敏看成自己的亲身女儿,在汤敏有困难时关怀体贴她。去年端午节,汤敏病了,在医院输液。杭婆婆得知情况后,带着自己做的粽子、盐茶蛋等赶到医院去看望她,叮嘱她不要伤了身子,汤敏感动得哭了。(二)汤敏长得虽文弱,但经常处于群体性事件的“风暴”眼中。成都××厂在改制过程中,职:[怨气很大。有一次,数百名职工强行“扣押”了厂领导,不准他吃饭、喝水。他们还围起“人墙防线”,与试图解救该领导的民警对峙。此时汤敏赶到现场,一边稳定职工情绪,给该领导找来面包和水,一边从中协调,帮当事双方约定谈判的时间、地点,最终使事端得以平息。此后,汤敏义天天“泡”在厂里,稳定职工情绪,直到增补的安置费到位才放心。成都××厂的拆迁户和拆迁公司之间发生矛盾。拆迁公司多次封堵了拆迁户的锁眼、出入道路,并断了水电。每次矛盾发生时,汤敏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控制局面,耐心做当事双方的思想工作。个别群众把气发在汤敏身上,对着汤敏骂脏话。汤敏满眼泪水,仍然坚持工作。后来,在汤敏的协调下,拆迁公司五次停工,与相关方面谈判,使矛盾得到了圆满解决。对在工作中受到的委屈,汤敏的看法是:“作为社区民警,应该理解群众,多当一些出气筒的角色。群众的气顺了,好多事情也好解决了。”对于处理群众性事件,汤敏先做多数人的工作,再做少数人的工作,逐步减轻阻力;要找出双方的共同关注点,尽快形成对话或谈判;要公正对待双方,不轻易作出承诺;要坚守法律和政策的底线,避免增加新的矛盾。按照以上方法,近三年来,汤敏协助有关部门成功处理了各种棘手矛盾、纠纷20多起,为维护辖区的社会稳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成都市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苏培玮说:“从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汤敏是新一代社区民警的代表。他们知识新、思路新、方法新,加上高度的责任心和献身精神,所以才能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三)在群众工作中,汤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汤敏社区警务工作法”。这套工作方法包括“群众工作法”几个部分,是成千上万民警学习的好“教材”。同时,为了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汤敏还编写了“治安防范三字经”和“自我防范八招”,供社区居民学习、使用。汤敏虽然工作很忙,但从来没有放松学习。《演讲与口才》、《危机干预策略》、《淡判心理战》等,是她最爱看的书刊。这些书刊,是汤敏不断改进群众工作方法的好“老师”。(四)汤敏从事社区民警工作16年来,干的都是既枯燥无味,又鲜为人知的琐事。但在汤敏看来,这些琐事却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因此,当她每天穿梭于千家万户之间为群众解决这些“头等大事”的时候,心里总是感到很快乐。她对记者说:“我处理这类事情的原则是做事从小处做,心往大处放。为社区群众服务就必须全心全意去做,不要管分内分外,也不能当任务来做。有些事情虽然不属警察管,但群众找到你,就说明对你很信任,你就不能一推了之。有时候,群众向你倾诉心里的烦恼,比如下岗失业、结婚生子、水龙头坏了等等,你也应该耐心听完,不能有一点儿不耐烦。如果你不耐心,就会失去群众对你的信任。我丈夫也是警察,他很理解我。我觉得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才会有好的工作状态。因此,再忙我也要经常打电话问候老公和女儿。在家里,我也尽量做好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我虽然对孩子关心得不够,但孩子也能理解我。有一次,我们夫妻两人执行任务回家太累,靠在沙发上睡着了。女儿给我们盖好毯子,煮了面条,叫我们吃了再睡,我歉疚地抱着女儿哭了。我深深体会到,家人的支持是我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最坚强后盾和无穷动力。人民警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群体,我为自己生活在这个群体中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警察又是一个生命力和战斗力都很强的服务型群体,整体素质都很高。这支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优秀的,他们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勇于奉献,他们以实际行动在群众中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五)在实际工作中,汤敏深感民众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至关重要。汤敏任《十五年来工作中的一些感悟》中写道:“这么多年来,从工作中遇到的许多尴尬和难题中,使我感悟到了‘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道理。群众中蕴涵着巨大的战斗力,所以搞好警民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警民关系搞好了,工作起来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任何一个人在工作中脱离了同事间的相互支持和帮助,都将一事无成。工作中,当大家就某些案件发生争议而最终达成共识的时候,当在同事们的配合帮助下平息了某起纠纷的时候,或者在生活中某个同事有困难,得到其他同事的关心和帮助的时候,我都会感到有一种凝聚力、一种归属感和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温暖、支撑着我。”(六)汤敏荣获“四川省优秀人民警察和优秀 * * 党员”、“全国第二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等一系列光荣称号。省委书记杜青林作了“要把学习汤敏同志先进事迹的活动引向深入”的重要批示,中共四川省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向汤敏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汤敏在领奖大会上说:“服务群众,我是最快乐的!社区安宁,我是最快乐的!拼搏过后的回忆,我是最快乐的!”(七)汤敏在《一个梦,为快乐而飞翔》的巡回报告中总结了自己当一名普通警察的体会。她说:“从参加工作起,我就把当好一个社区民警作为我的目标。我深深体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信任要从真诚、从小事、从细节、从耐心做起。首先,真诚和平等待人很重要。不能偏向权势、不能轻视弱者、不能轻视曾犯过错的公民,要一视同仁。我帮助失足青年王旭在社区开了一个小茶铺,每次我路过那里,都会进去看看,跟他聊天,鼓励他好好生活。这些年来我和我身边的民警、社区干部和家属群众一起认真开展劳教工作,社区内11名重点人口,有90%以上回归了社会正常生活。其次,要通过细节去建立群众对警察的信任,我很乐意为群众做那些并不起眼的小事。比如,看到老婆婆过马路上去扶一把;街坊大嫂出门时叮嘱他们把家里的存折和身份证分开放;办好了身份证给群众捎带上门;逢年过节上门看望责任区的孤寡老人;给晕倒在街上的老人买来水和面包,并将他送回家;甚至看到在路边晒太阳的老人,我也会给她整整衣领。十几年警察生涯使我感到,我个人关系着中国警察的形象。群众往往是从小事来观察我们,甚至会将这种宣传和评价扩大到整个警察群体。当网络上出现对警察形象的负面消息时,我们社区的群众就会说,我们这里的警察不是那样的,那只是个别现象。”(八)汤敏的先进事迹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市民张×说:“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十多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民警涂××说:“汤敏独创的一系列方法值得我学习。”某市公安分局督查罗××说:“汤敏的事迹体现了警察与群众的‘鱼水关系’。警察心里应该时刻装着群众,群众才会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维护警察的正当权利。”某市公安局分局政委岳××说:“汤敏是目前正在倡导的‘三用心’(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的践行者中的杰出代表。她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党对公安民警‘立案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同时也集中体现了国家公职人员深入做群众工作、化解群众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某社区居委会书记陈××说:“汤敏舍得吃苦,乐于奉献,敬业拼搏的精神应该在各行各业大力提倡。社区建设需要汤敏式的民警,越多越好。” 三、申论要求

根据给定材料所述汤敏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围绕“大事”与“小事”或者“平凡”与“伟大”这一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议论文。要求:1.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2.论据应尽量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不要照抄给定材料,否则将扣分;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