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图片指出中国古代经济状况,并说明历代统治者重视或鼓励农业的举措。(3分)

材料二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2)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1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2分)

明朝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性?(1分)

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英国公使马嘎尔尼在1794年写道:“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

(3)结合所学指出18世纪康乾盛世的“太平辉煌”的表现?(2分)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政治依据是什么?(2分)马嘎尔尼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符合历史实际吗?(1分)请用晚清的历史境遇说明他的观点。(2分)

答案

(14分)

(1)状况: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1分)

措施:祭祀农神、祈祷丰收;轻徭薄赋;兴修水利等。(2分)

(2)新经济:指商品经济。(1分)

表 现:城市经济发展,出现繁华的商业街;草市繁荣;

政府放宽对商业活动的限制;有交子、外贸港口等。(任意两点得2分)

突破性: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分)

(3)表现:传统经济繁荣发展;多民族国家巩固等。(2分)

依据:西欧确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中国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2分)

判断:符合。(1分)

说明: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