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目前,低碳时代已经到来。为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提出以下举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先试点示范,后总结推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产品;积极运用政策手段,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进一步倡导企业和公民开展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消费,实践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经济: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你的建议。(
材料二 互联网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其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给社会生活带来变革的同时,给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互联网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带来任意践踏知识产权、虚假信息泛滥、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等负面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三 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收入分配”再度被空前关注。针对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国家发改委对收入分配方案“回炉”修改。方案在2007年至2009年间曾6次征求意见,但还需修改。尽管新的分配方案正式出台尚需时日,但方案的实施必将推动我国分配领域的新突破。
(3)材料三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1)①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体系。
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低碳经济的引导,倡导绿色消费模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③企业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开发低碳技术、低碳产品,开展绿色生产、绿色经营。
④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实践低碳生活方式。(每个要点2分)
(2)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②针对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特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特别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减少网络文化负面影响、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抵制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的能力。(每点3分,共12分)
(3)①针对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分配方案》,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动力;(3分)②新的《分配方案》的公布实施必将推动我国分配制度的突破,体现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2分)③《分配方案》经过两年多修改尚需“回炉”修改,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