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五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单位:%    

指标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4.5    41.9    39.2    37.9    37.7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53.5    52.6    49.1    47.7    46.2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60%~50%之间是勉强度日,也叫温饱;50%~40%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    

(1)图标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2)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    

(3)请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回答上述变化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3分)

答案

(1)图表反映了五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1分)但城乡差距较大,我们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1分)    

(2)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根本原因(1分);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是直接原因(1分);近年来(到2002年)物价水平较低是主要原因。(1分)    

(3)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生产。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3分)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理念摆在推出位置。创新文化是创新事业的灵魂,推动大众创新首先需要创新文化的浸润。创新文化,简言之,是能激励创新的文化。从一般意义上讲,其包括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人文精神和有助于创新的制度、规范等人文环境。前者如以创新相关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保护制度等。材料二: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他1942年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提出,经济进步是通过一个“创造性破坏”过程来实现的。熊彼特认为,进步背后的驱动力是企业家,他们有着关于一个新产品、生产一个旧产品的新方法或其他创新的想法。当企业家的企业进入市场,它对其创新拥有某种程度的垄断力量,正是预期的垄断利润激发了企业家。新企业的进入对消费者是有益的,消费者现在有更大范围的选择,但是对现存生产者常常是不利的,他们可能发现与新进入者的竞争往往是困难的。如果新产品比旧产品足够好,现存企业甚至可能被逐出市场。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一过程不断地自我更新。企业家的企业成为现存企业,享受高利润,直至它的产品被新一代创新的另一个企业家的产品所替代。

大众创新需要创新文化的浸润,推动创新事业必须培育创新文化。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