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今年要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2020年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
材料二:“抗震救灾、北京奥运、60庆典这三大历史事件,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改革开放再一次汲取巨大精神动力,迈向新的境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勇说:“这是灾难和盛典留给中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理由。(8分)
(2)请用《文化生活》中有关“中 * * 精神”的知识谈谈对材料二的理解。(8分)
(3)有人认为,抗震救灾等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于人们只求奉献不讲索取,谈索取的人是可耻的。请从《生活与哲学》中“人生价值”的角度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10分)
(1)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在人的教化培育与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索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4分)
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优先发展教育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4分 )
(2)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伟大的中 * * 精神(2分)。
②中 * * 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 * * 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 * * 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 * * 之魂(4分)。
③我们必须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永远高擎中 * * 的精神火炬,大力弘扬中 * * 精神(2分)。
(3)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在抗震救灾等英雄事迹中人们发扬了无私奉献精神。(4分)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应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认为“谈索取的人是可耻”的观点是不科学的。(4分,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分析同样给分)
③我们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贡献在前,索取在后,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