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请你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把以下材料的后果写出来,并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进行评析。(13分)

材料一、小灵经常约同学出去玩,但她总是不遵守约定的时间,事后只轻描淡写地说“临时有事”。

材料二、演出时间到了,观众在热切盼望着。其他演员都已经准备好了,女主角却罢演了,因为她认为她演出得到的钱太少。

材料三、一个小偷在公共汽车上偷东西时被发现,失主要求把车子开到派出所,但有些乘客表示要赶着上班,不同意失主的要求。

答案

(13分)

(1)材料一:小灵行为的后果是丧失了同学的信任,以后大家可能不愿意与小灵交往。从道德的角度看,小灵不约定守时,是缺乏诚信。从法律的角度看,小灵不约定守时、不讲信用,发展下去,可能造成他人、国家的损失,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处罚。

(2)材料二:女主角以钱太少了罢演,会导致观众的强烈不满,造成剧场秩序的混乱。从道德的角度看,女主角罢演的行为是不守信用,是对观众不负责任,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也对自己的名誉造成损失。从法律的角度看,女主角罢演的行为是违反合同法,要承担经济损失。网

(3)材料三、因为要赶着上班,不同意失主的要求,会助长小偷的嚣张气焰,不利于建立与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从道德的角度看,是只顾自己的利益,缺乏社会公德。从法律的角度看,是不履行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义务。(如果从其他的角度答,言之有理亦可)

题目分析:回答本题时要明确把要求理解透彻,要求中包含这样几处,其一,是影响即后果,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其二,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明确了这两点,就按照要求,根据材料中的具体情境进行分析,材料一道德的角度是缺乏诚信,法律的角度是有可能会触犯;材料二道德的角度是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负责任,法律的角度是违反合同的约定;材料三从道德角度来说是缺乏公德,从法律的角度上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义务,据此回答即可。

简答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2月,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其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这个战略的核心……。

——张清敏《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

材料三

材料四 内政决定外交。随着国内_______,相应地要求外交战略进行调整,……改变长期奉行的“以政治划线”的外交思维,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目的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

——郭伟伟《新中国外交六十年——从创立走向辉煌》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什么外交方针?(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方针制定的出发点。(2分)

(2)材料二中“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是指什么?(2分)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什么“作为”?(2分)

(3)理解材料四,用最切合的一句话填充材料中空格部分。(2分)

(4)材料一、四,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思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决定这种变化的核心因素是什么?(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