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支四季常青的奇葩“竹文化”。历代文人雅士都被竹子“未出土便有节,及凌云常虚心”的自然形态及丰富的精神内涵所倾倒,并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书卷与美谈。苏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郑板桥的题竹诗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12分)

(1)有人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坚韧顽强的竹子,是中 * * 精神的象征。请你说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4分)

(2)应该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分)

(3)古人“竹文化”对你有何启示?(4分)

答案

(1)竹子虚心而有节,朴实而坚贞,根根相连,生生不息等生命特征与中 * * 五千多年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相吻合。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常常把竹子人格化为中 * * 精神。(4分)

(2)发挥主心骨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的影响。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4分)

(3)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要用先进文化塑造我们的人生。先进文化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不断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4分)

综合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海啸,大船渡市的海啸浪高达到23.6米。

表:2009年中、日部分数据比较

        核电站主要用铀-235裂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它不排放CO2,产生的核废料也绝对封存。核电站运行需要大量冷却水。一座100万千瓦的核电站每年需要铀燃料30~40吨,而相同功率的火电站需要耗煤300~400万吨。

(1)简析海啸对大船渡市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指出核电站适宜布局的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导致核泄漏,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某同学说:"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中国。"请分析其判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多家日本公司在我国建立生产基地,中、日在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上的分工情况如图所示。大地震加速了日本制造业向境外转移。

从产业链环节和产品周期阶段概括日本向中国转移的产业特点,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区域发展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