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德国是欧洲的后起之星,却是给世界历史添加最多浓重笔墨的国家。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部分领土和全部殖民地,承担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km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二 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风雨飘摇中的德国议会民主制度。当时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人。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材料三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军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宣告结束。                                                                             请回答:

(1)一战后是一个怎样的国际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德国处在什么地位?(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导致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因素是什么?(4分)

(3)写出材料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主要战场。(4分) 对于德国的历史,除了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外,你还有哪些了解,请说出两件史实。(4分)

答案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制裁(2分);

(2)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或经济危机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2分)。

(3)苏德战场(或欧洲战场)(2分);太平洋战场(2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走在了其他国家前面;20世纪60年代成为欧共体成员国等(4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二战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的统治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德国处于被限制(或被制裁)和被宰割的地位。

(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德国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或不满),材料二反映了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这两个因素导致了德国挑起了二战。

(3)从材料三看,二战的两个战场分别是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成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20世纪60年代成为欧共体成员国,后来成为欧盟国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帝国主义之间力量对比的不平衡,大国强权政治会使国家间的仇恨增加,国家间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二战的教训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感珍惜。

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