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沿海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海港选址在P地而不在Q地的原因。

(2)该城市在规划中A、B、C、D为预留地。现在该市决定在上述四地中建设一个化工小区,你认为选择什么地点适合,并说明理由。

(3)造成图中局部地区等地租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因素是什么? 

(4)据史料记载该城市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请推测早期的城市形态。

答案

(1)Q地位于河流入海口,不易建设海港的原因主要是水域条件(海水较浅)受到限制,通航和停泊条件不理想;且河流携带的泥沙可能造成航道淤塞。P地水域条件优越,等深线密集,海水深;且P地目前为非城市用地,海港建设费用较低。

(2)D  D地海陆交通便利,原料和产品运输方便;D地对城区污染少,远离市中心区,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且对城市水源地没有影响。

(3)城市地租是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等地租线由中心向外凸出说明该地地租偏高,影响因素主要是交通运输。

(4)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说明早期城市是沿河流分布的,城市形态可能是条带式或放射状。

考查城市的区位。

作为港口的选择既要考虑陆域条件,也要考虑水域条件。要选择在等深线密集的地方,且还要少占好地。

化工区有污染,要布局在远离市中心区,位于盛行风的垂直方向,且对城市水源地没有影响的地方。

由于受到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城市地租是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递减的。

由于受到河流的影响,城市的形态一般为条带式或放射状。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