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女,停经49天,小腹冷痛,喜温喜按,面白,肢冷,纳少便溏;舌淡苔白滑,脉细弱。尿妊娠试验阳性。诊断为

A.妊娠泄泻

B.恶阻

C.胎漏

D.闭经

E.妊娠腹痛

答案

参考答案:E

阅读理解与欣赏

游三游洞记        刘大櫆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颠,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馀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暨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许:左右

B.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适:到,往

C.而地得因人以显因:依靠

D.山川之胜胜:优美的景色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能表现“道路难行”和“洞内景观奇特”的一组是(  )

A.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其地石杂以土

B.出则豁然平旷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

C.有大石覆压当道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

D.二石柱屹立其口其中一石,乳而下垂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一行从夷陵州府出发,先走陆路,再走水路,然后登山,经过一番波折才一睹处于荒远偏僻之地的三游洞真面目。

B.在描写三游洞景观时,作者描写了洞内各种声音带来的听觉感受,有扣击时 “如钟”“如磬”“逄逄然”的悦耳之声,有“与二三子浩歌其间”轰然之声,又有从地底发出的“泠然”水声,宛如空谷足音,将三游洞衬托得深邃幽静。

C.作者由白居易等三位唐人共游此洞,想到其后到此游历的欧阳永叔和黄鲁直,继而联想到自身的“幸”与“不幸”,进一步推想陈公的“幸”与“不幸”,从抒发游历感想进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辨。

D.作者虽然写自己像虫鸟一样安适,但又通过抒写对僻陋处的山川胜景无人欣赏的感慨,委婉地表达出自己怀才未显之憾。小题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颠,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4分)

                                                                  

(2)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6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共15分,每题3分)

王安石择食

王荆公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有择,自少时则然。苏明允著《辩 * * 》,其言“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以为“不近人情”者,盖谓是也。

然少喜与吕惠穆、韩献肃兄弟游。为馆职时,玉汝尝率与同浴于僧寺,潜备新衣一袭,易其弊衣,俟其浴出,俾其从者举以衣之,而不以告。荆公服之如固有,初不以为异也。

及为执政,或言其喜食獐脯者,其夫人闻而疑之,曰:“公平日未尝有择于饮食,何忽独嗜此?” 因令问左右执事者曰:“何以知公之嗜獐脯耶?”曰:“每食不顾他物,而獐脯独尽,是以知之。”复问:“食时置獐脯何所?”曰:“在近匕箸处。”夫人曰:“明日姑易他物近匕箸。”既而果食他物尽,而獐脯固在。而后,人知其特以其近故食之,而初非有所嗜也。人见其太甚,或者多疑其伪云。

(宋..朱弁《曲洧旧闻》)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潜备新衣一袭  潜:偷偷地

B.易其弊衣   弊:低劣的

C.俾其从者举以衣之   衣:衣服

D.食时置獐脯何所  所:地方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事修饰奉养

B.因令问左右执事者

C.人见其太甚,或者多疑其伪云

D.及为执政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知公之嗜獐脯耶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然少喜与吕惠穆、韩献肃兄弟游

秦时与臣游

C.初不以为异也

而初非有所嗜也

D.而不以告然是而腊之以为饵

小题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正面表现王安石生活“简率”的一组是( )

1囚首丧面而谈诗书

2每食不顾他物,而獐脯独尽

3荆公服之如固有,初不以为异也

4既而果食他物尽,而獐脯固在

5人见其太甚,或者多疑其伪云

6衣臣虏之衣

A.123

B.234

C.345

D.456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下人只凭现象错误地断定王安石喜食獐脯,王安石夫人根据他平时的性情断定这是误解了。

B.手下人在王夫人安排的巧妙验证后,才知道王安石并没有喜食獐脯的嗜好。

C.本文表明王安石的太不讲究吃穿,不排除有矫情作伪的成分,苏明允就持此论。

D.作为一名读书人出身的大官,王安石在生活俭朴方面应远胜于那些追求锦衣玉食的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