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朝服衣冠( )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3)客之美我者( ) (4)孰视之( ) 2.下列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②乃重修岳阳楼 B.①时时而间进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①王之蔽甚矣 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邹忌的建议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1)穿戴
(2)偏爱
(3)认为……美
(4)同“熟”,仔细
2.C
3.(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
(2)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4.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意对即可)
5.建议:开张圣听(“咨诹善道”或“察纳雅言”)
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方,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提出建议,注意语言委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