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砌体房屋,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为1.2m,宽度为1.6m。场地土层分布如图11-13(Z)所示,地下水位标高为-1.200m。
假定,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基础底面压力值pK=130kPa。试问,②层淤泥质黏土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z(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0
B.70
C.80
D.90
参考答案:B
解析:
取基础长度l=1.0m进行计算;根据《地规》第5.2.7条,查表5.2.7,可取地基压力扩散角θ=23°
【命题思路】
浅基础设计时,有软弱下卧层的情况在某些地区较为常见,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1.地基压力扩散角θ的选取;
2.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值的计算。
【解题分析】
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7条,压力扩散角的大小取决于上、下土层的压缩模量比和下卧层顶面相对于基础的埋深。上、下土层的压缩模量比越大,下卧层顶面相对于基础的埋深与基础宽度的比值z/b越大,压力扩散角越大。当z/b大于0.5时,应力扩散角可按z/b=0.5时确定。
2.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值计算时,应减去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3.通过本题计算可知,当浅基础以软弱下卧层以上的硬壳层为持力层时,为满足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基础宜浅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