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2003年6月,西安北郊古墓中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

(1)如果让你对出土的“西汉美酒”进行探究,你想探究的一个问题是:______

(2)上述报道引发了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关注,他们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铜器表面附着的绿包固体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猜    想: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绿色固体物质可能是铜绿

设计与实验: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结论:绿色固休物质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

(提示:装置内的空气因素忽略不计)

表达与交流:①如图中标有a、b的仪器名称是:a______;b______.

②上述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反应完成后,如果先移去酒精灯,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

④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行吗?为什么?______.

答案

(1)根据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可联想到的问题是:西汉美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实验结论:绿色固体加热,至完全分解,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说明反应有水生成,从而可确定物质中含有氢、氧元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可确定物质中含有碳、氧元素;铜器上出现的固体,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则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说明黑色固体一定是氧化铜,原固体中含有铜、氧元素,所以绿色固体物质中含有氢、碳、氧、铜.

①a是反应容器,为试管,b起支持和固定作用,为铁架台.

②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和红色的铜,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③反应完成以后,如果先移去酒精灯,试管中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槽中的水会倒吸入B装置.

④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气体通过C会带出水蒸气,不能确定加热绿色固体是否有水生成.

故答案为:(1)西汉美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氢、碳、氧、铜;

①试管;铁架台;

②Fe+CuSO4=FeSO4+Cu;

③C装置中液体会倒流进入B装置中;

④不行;若对调则无法证明加热绿色固体是否有水生成

多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