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据新华社报道,在近年来的全国刑事罪犯中六成是青少年,其中14~17岁未成年人犯罪比率更是逐年递增。未成年人犯罪有这样几个特点:犯罪年龄趋于偏低,15~16岁的占72.6℅;独生子女占80℅;盗窃抢劫罪占60℅~80℅;父母离异家庭的占50℅。  

材料二:木羊(化名)现年17岁,曾以550分的好成绩考取了中专,美好的人生已向他扬起了出征的风帆,但他却因强 * * 幼女罪被判6年徒刑。当记者问他为什么犯罪时,他低下了头,几乎用混沌与艰涩的语言回答:“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经常吵架,我常感到很害怕,当我长大了一点后,就穿梭于父母之间劝架,不停地用谎言和解他们,但都无济于事。在我10岁那年父母终于离婚 了。我被判给了母亲。其实无论父母离婚前后,他们对我的疼爱都是始终如一的,但是我却不快乐,想着他们争吵的面孔,想着我是个离异父母的孩子,我就感到压抑,我觉得这个家不温暖。于是,我就到外面去结交朋友,跟他们一起吃喝、抽烟、上歌舞厅、看黄色录像,我感到与他们在一起能让我忘却烦恼,觉得有一种满足。我过去是个好孩子,上小学时,我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由于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上初中结交了一些不良朋友才使我走到了这一步。”

阅读以上两段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此问题做出了那些具体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完材料后,你得到了那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中生王某辍学在家,经老师多次劝说也不复学。他说:“上学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读不读书是我自己的事,谁也管不着。” 请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王某这种说法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十分必要的,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来讲具有重要意义。②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未成年人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家庭保护做得不好,就很难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

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的具体规定有:①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②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让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学科王 ③未成年人保护法还规定了家庭保护中应采取的积极措施。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 年人,引导未 成年人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等。

3.“略”。

4.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在某些条件下,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和一性,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受教育就是如此。②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为国家多作贡献。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③从王某的说法中,可以看出他只想享受受教育的权利而不想履行受教育的 义务,这是错误的。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