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③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多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⑤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⑦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⑧多助之至,天下顺之。⑨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1)得道者多助: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委而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_________
(4)天下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而攻之而不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第①句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B.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不是论战争,而是借论战争来说明实行“王道”的必要性。
C.本文②~④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是讲民心向背的: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否则就会失败。
4.填空。
(1)在文中空缺处填上课文原句。
(2)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施行“仁政”(2)放弃(3)兵器(4)归顺、服从
2.(1)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背叛他。
(2)(一座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3.C
4.(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