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分析。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主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足叔、足昔)。

1、标题是选用文中谁的话?其中“了了”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其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①大未必佳(大: )

②韪大(大: )

③人以其语语之(语:  语:  )

④诣门者(诣: )

⑤奕世为通好(奕世: )

⑥时李元礼有盛名(盛名: )

4、译文:

①莫不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文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孔融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辨驳陈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谈谈这篇短文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陈韪;聪明 

2.年老未必佳 

3.①大:长大

②大:非常,表程度深

      ③语:话;语:告诉

      ④诣:前往,到

      ⑤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⑥盛名:很大的名望 

4.①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②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 

5.我、君、仆、其 

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对方的命题成立,而且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陈韪现在“不佳”,反推出陈韪小时了了。其实这个命题不正确,孔文举是在诡辩。 

7.聪明机智、出言不逊、恃才傲物、狂放自大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