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2009年春节前就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旨在帮助农民工尽快实现就业的“春风行动”,制定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利用积累的资本、技能等经济要素返乡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各地结合扩大内需要求实施的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项目,也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机会。

材料二:党中央、国务院1982年到1986年连续出台“五个一号文件”,党的十六大以来,又连续出台6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11个“一号文件”立足于不同时代具体的三农问题及时有效的提出了不同的主题,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有效地指导着中国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正是在“一号文件”指导下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巨大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新时期又不断地指导着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建设。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经济意义,并列举三条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办法。

答案

第一是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水平,进一步扩大内需;第二是农民工通过返乡创业,集聚资本、技能等经济要素,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第三是有利于减少大规模的异地流动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第四是有利于农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个新农村建设。列举,如:兴办企业、兴办农家游项目、特色养殖等。

除了审题的不认真外,考生们在答主观题的时候很少列出提纲。往往一看完材料就马上匆匆作答。结果写了一半,发现和题意不符,划掉重写。既浪费了时间,也影响了心情。最重要的是高考时答题的位置是固定的而且地方有限。所以我们的建议是一定要在心中列出提纲,设问有几个方面,我答几点,想清楚后再写,这样把握会更大些。

选择题
改错题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1954年(%)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85.545.292.191.4
富农、地主14.554.87.98.6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二

 

(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2分)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3分)

材料四 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4)“事实胜于雄辩”。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2分)

(5)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