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常见的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 相关信息 |
X | 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 |
Y | 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 |
A | 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字数为12的核素 |
W | 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合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
(2)X的电负性比Y的____________(填“大”或“小”);X 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写出Z2Y2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在X的原子和氢原子形成的多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两种氢,写出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____________。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和几钟常见无机阴离子,写出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机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⑴ ⑵小 H2O ⑶2Na2O2+2CO2=2Na2CO3+O2
⑷ 丙烷(或丙炔或2-甲基丙烯或1,2,4,5-四甲基苯等)
CH3COOH+HCO3-===CH3COO-+H2O+CO2↑(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题目分析: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则X是碳元素。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其中n=2,则Y应该是氧元素。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字数为12的核素,则质子数=23-12=11,即A是钠元素。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合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所以W是铁元素。
(1)铁是26号元素,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所以碳元素的电负性小于氧元素的电负性。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所以水的稳定性强于甲烷的稳定性。
(3)过氧化钠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
(4)在碳氢化合物中,如果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两种氢,则可以是丙烷或丙炔或2-甲基丙烯或1,2,4,5-四甲基苯等。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和几钟常见无机阴离子,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机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是CH3COOH+HCO3-===CH3COO-+H2O+CO2↑。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