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0~11题。

10.2000年与2050年中国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

①人口总量庞大②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③少年人口男性多于女性④老年人口女性多于男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据图判断,到2050年我国的人口状况是(   )

A.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约4亿

B.将面临青壮年劳动力就业困难

C.出生率降至零,导致人口负增长     D.青壮年劳动力社会负担减轻

答案

 10.B   11.A 

由图可知,2000年与2050年10到16岁阶段的少年人口男性多于女性,60岁以上年龄阶段女性多于男性;205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巨大,将达到4亿,这将加重青壮年人口的社会和家庭负担,人口出生率比现在小得多,不会降至0(可能自然增长率为0),届时就业压力就会小。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文尚书》。) “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

材料二: “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   ------(《明鉴》

材料三: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                    ------(《荀子》

“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国语》

材料四: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

材料五:(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唐太宗)“……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怨,民怨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

材料六: 顾炎武推崇议论朝政的风气,要求以强大的社会舆论来监督制约当权者,以“众治”代替“独治”。黄宗羲进一步提出用“各得其私,各得其利”为原则的“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文化发展历程》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 * * 传统文化的哪一理念?(2分)

(2)唐太宗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4分)

(3)材料六的观点与前面的材料有何不同?(2分)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