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制乙酸乙酯时,把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

②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丝和棉花

③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④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溴乙烷、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

⑥乙醇中是否含水,可用金属钠来检验

⑦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⑧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A.①②③⑧      

B.②⑤

C.④⑤⑥⑦

D.①⑤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①制备乙酸乙酯的时候,正确做法是将浓硫酸加到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中,原题的实验做法很危险,故错误。

②丝是蛋白质,只要含碳氢氮硫等元素,灼烧,会有烧焦的味道,而棉花是纤维,只要含碳氢元素,灼烧没味道,故正确。

③油脂是由1分子甘油(丙三醇)和3分子高级脂肪酸酯化而成,水解时,酸性条件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条件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氨基酸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故错误。

④同分异构体是指化学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物质,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其分子式可以写成(C6H10O5)n,其n可以不同,故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错误。

⑤溴乙烷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称为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油脂是高级脂肪酸酯化而成,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不同,见解释③;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肽类化合物,最终逐步水解得到各种氨基酸,故正确。

⑥金属钠和水的反应剧烈,故不能用来检验,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以用无水硫酸铜,故错误。

⑦能发生加聚反应的分子应该具有不饱和键,乙烯可以发生加聚反应,乙烷不能,故错误。

⑧蛋白质最终水解的产物应该是氨基酸,故错误。

点评:此题通过对有机物性质的考核,涉及面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识记一些分散的知识点,这种考题,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有机化学知识。

填空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我国,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的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意识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今,低碳生活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低碳技术已逐渐成为发展热点,低破产业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材料二: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大会闭幕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中国建设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评价。近期西方舆论“捧杀”中国的势头甚嚣尘上,片面夸大中国的卖力和影响,频频抛出“中国责任论”——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对此,我国政府多次指出,中国是一个十分负责任的国家。但是,这种责任绝不是一种被强加、依附于别国的所谓责任。我们的责任明确而清晰:共担责任、责任均衡。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启动“低碳产业新引擎”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政治生活》角度,结合材料,你认为我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是如何坚持自家利益与国际责任相统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