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每小题2分,共6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请回答:
(1)材料中的名言是谁说的?
(2)他“利国家”的最主要事迹是什么?意义如何?
(3)请根据这件事对他作出准确的评价。
答案
(1)林则徐。
(2)虎门销烟(或领导禁烟斗争),显示了中 * * 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或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3)林则徐是中 * * 的民族英雄。
题目分析:(1)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壬寅年)八月,林则徐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2)1839年6月是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
(3)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他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 * * 的民族英雄。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本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的联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