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1月,在中 * *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 * * 同志提出,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把“更公平”三个字写进党代会报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也是执政党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材料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居民收入增长的步伐仍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2001年至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9.7%。另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乃至不同人群之间,仍然横亘着一道道“鸿沟”。
根据材料,并结合《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
⑴ 材料一中“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这里所说的“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具体指的是什么问题?(4分)
⑵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一谈城乡、地区、行业及至不同人群如何才能跃过这一道道“鸿沟” (16分)
材料三:近几年来,中国的许多商品,包括很多知名的品牌,因为质量的问题纷纷下马,给国家、企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使广大消费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2012年11月19日,号称“天下第一酒”的酒鬼酒被媒体曝出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可能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酒鬼酒因媒体报道当日临时停牌。酒鬼酒前日晚间发公告继续为自己“漂白”,称“国内外均未制定酒类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限量标准”,因此自身产品不存在超标问题,而且自辩清白依据的规则还是老旧的1981年的标准。因此媒体纷纷解读称其“道歉而不认错”。
⑶假如你是个企业经营者,请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一谈你该如何经营自
己的企业。(12分)
⑴贫富分化严重的问题、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4分)
⑵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4分)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一重要举措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4分)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4分)
④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4分)
⑶①企业经营者要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4分)
②企业经营者要注重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4分)
③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切实维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4分)
题目分析:该题第一问要对问题进行正确的解读,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即收入分配差距悬殊,说明贫富分化严重。根据这些分析,对提取的隐含信息进行组织即可。第二问,城乡、地区、行业及至不同人群如何才能跃过这一道道“鸿沟”,即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从根本上讲,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要坚持和完善我国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具体举措。第三问面对食品生产中的造假行为,企业如何经营。可结合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但要对其中的要点进行演绎,比如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要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这样既回答了相关知识,又和题目内容紧密联系。可从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承担社会责任等角度具体回答。
点评:该题材料内容较为零散,学生可以针对不同的问题对应相应的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第一问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第二问要和教材内容具体联系,这部分知识要有个系统的掌握,从根本上、制度、举措等方面对该内容全面把握。第三问要紧扣题意进行回答,不仅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准确识记,更要结合不同的材料对原理进行解读和分析,这类题目,对学生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