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6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与2012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数据比较

年份毕业生总人数当期就业人数自主创新比例
2011年695万471万2.2%
2012年759万657万13.6%
材料二   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了759万,是近年来的最高值。而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使许多企业减少了新增的岗位,这使得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8分)

(2)请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几点合理化建议。(8分)

答案

(1)就业的意义:

①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②劳动者通过就业获得劳动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发展。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每点4分)

(2)从大学生自身: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等;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创业精神,自主创业。  ③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实现就业不可少的因素。

从政府而言: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从企业而言:努力发展生产经营,增加就业岗位。(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该题以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为材料,考查学生对就业的意义和措施的识记。第一问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即回答就业有什么意义,属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核,按照课本内容准确、全面回答即可。第二问“提建议”,是措施类题目,即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可以从党和政府、企业、大学生自身三个角度回答,特别是大学生自身,可以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创业等方面回答。

点评:该题问题的解读较容易,即就业的意义和措施,主要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考核,学生只要按照课本内容回答即可。要注意第二问要紧扣大学生这个主体展开具体回答,另外,还要回答党和政府及企业该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该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一般,难度适中。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